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新能源板块大涨背后,锂电池是如何改变人类历史的
日期:2024-02-23 浏览:501次

  虽然手机更新换代发展极快,但是手机电池相对发展缓慢,根据调查数据,每10年电池的容量才增加10%,想要在短期内大幅提升手机电池容量几乎不太可能,因此手机电池领域也有无限可能和潜力。

  2019年的诺贝尔奖化学奖,授予约翰·古迪纳夫教授、斯坦利·威廷汉教授和吉野彰博士,表彰他们在锂电池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约翰·古迪纳夫教授是目前为止年长的诺奖获得者,其实在他们获奖之前每年都有人预测锂电池的相关是否会获奖,锂电池的进步对社会影响与贡献实在是太大了,他们的获奖实至名归。

  上世纪70年代中东战争导致石油危机,人们开始意识到摆脱石油依赖的重要性,纷纷投入到能代替石油的新能源中,各国在研发电池上的热情也高涨,古迪纳夫就是深受石油危机影响,他希望能够在能源替代上做出贡献。

  使用纯锂作为阳极的电池充电时,会导致锂枝晶的形成,这些锂枝晶会使电池短路,引起火灾甚至爆炸,不过科研人员从未放弃对锂电池的研究。

  诺奖的三位得主:斯坦利·威廷汉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发出一种可在室温下工作的可充电的锂电池,是功能较全的锂电池,他利用了锂释放其外层电子强大驱动力;

  威廷汉的电池可以产生略多于2伏特的电压,1980年,古迪纳夫发现在阴极中使用钴酸锂作为材料的电池产生的电压可以提高2倍,他将电池的电势提高了一倍,高能量密度的极阴材料分量很轻,但可以制作出性能更强劲的电池,这位开发更实用的电池造就了更好条件。

  1985年吉野彰开发了可商用的锂离子电池,他选择古迪纳夫使用的钴酸锂作为阴极,并成功地用碳代替了锂合金作为电池的负极,他开发出了具有工作稳定、重量轻、容量大有点的锂电池,这种电池变安全,自燃风险大大降低。

  正是他们的研究,推进了锂电池走入万千电子产品,让我们能享受现代化的移动生活,锂电池为无线、无需化石燃料的新型社会造就了合适的条件。


  • 首页

  • 电话

  • 短信

  • 位置